你的位置:九游转移号三国志战棋版 > 新闻动态 > 吉祥航空“过期坚果”事件发酵:公司补偿每人1000元,保密协议引质疑
吉祥航空“过期坚果”事件发酵:公司补偿每人1000元,保密协议引质疑
发布日期:2025-03-08 23:06    点击次数:64

图为吉祥航空班机

近日,吉祥航空一趟由乌鲁木齐飞往上海虹桥的HO1256航班因向乘客提供过期食品而引发广泛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航班在飞行途中向乘客发放的坚果零食已过期10天,有乘客发现后立即在社交平台曝光,引起舆论热议。

对此,吉祥航空方面回应表示,确实存在“外站配送的部分过期坚果零食误发给旅客”的情况。公司称,在发现问题后,乘务组立即通过卫星电话向公司报告,并在航班抵达后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向所有旅客致歉,并提供每人1000元的服务补偿金。

吉祥航空强调,补偿措施适用于机上所有旅客,无论是否食用过该坚果,均可获得1000元补偿。这一回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对事件的积极处理态度,但仍引发了社会对航空食品安全管理的广泛讨论。

保密协议惹争议,乘客称遭“堵廊桥”

虽然吉祥航空快速启动补偿措施,但事件的另一个焦点——“保密协议”,却让公司陷入更大的舆论风波。

多名乘客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航司在发放补偿金时,要求乘客签署一份保密承诺书,其中包含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事件细节及补偿金额等内容。有乘客提供的《保密承诺书》显示,文件明确规定,乘客不得通过任何方式(包括口头、书面、网络平台等)向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

据《极目新闻》报道,一些乘客质疑该协议的合理性,认为这更像是一种“封口费”,让航空公司避免事件进一步曝光。

吉祥航空要求乘客签保密协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乘客表示,在航班落地后,机组人员在廊桥口发放补偿金,并要求乘客填写身份证号、签字,并在支付宝扫码后才能领取。其中,有乘客称自己赶时间,不想签字也不打算领取补偿,才最终被允许离开。

针对“航司是否强制签保密承诺书”的质疑,吉祥航空方面回应称,并不存在强制行为,即便乘客不签协议,也可以领取补偿金。同时,公司承认,该文件的内容可能让部分旅客产生不适,后续会对流程进行调整。但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舆论仍在持续发酵。

吉祥航空回应:调整流程,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对于此次事件,资深航空律师张起淮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表示,航空食品的安全标准十分严格,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影响航空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张起淮指出,若乘客反映属实,吉祥航空向乘客提供过期食品,可能已经违反《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同时构成对乘客健康权的侵害。他表示,航空公司作为合同的相对方,有责任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不仅需要提供合格的食品,还应对供应链、检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针对“保密承诺书”一事,张起淮表示,该协议可能缺乏法律效力,乘客作为消费者,有权知晓并公开自身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航空公司若试图限制信息传播,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若航司在补偿过程中存在“强制签署”行为,或乘客因拒绝签署协议而被剥夺补偿权利,可能涉及不公平交易,行业监管机构可对此展开调查。

面对公众关注,吉祥航空方面表示,已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复查,并已调整外站航班食品配送与检验机制,要求机组成员在航班起飞前进一步核查食品有效期,并建立更完善的监督体系,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针对补偿金发放流程,吉祥航空承认“保密承诺书”可能造成旅客误解,公司已着手调整相关措辞和处理方式,以确保旅客权益。

截至2月25日午间收盘,吉祥航空报13.04元/股,总市值286.6亿元。

相关新闻

乘客在飞机上收到过期坚果,航空公司要求乘客签署《保密承诺书》才能领到1000元补偿。

近日,吉祥航空发放过期坚果一事引发争论:乘客是否有权索赔,航司能否补偿1000元“了事”?要求乘客承诺保密是否有法律依据?2月24日,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晔、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分别进行了解答。

回顾:航班发放过期坚果,航司补偿一千元

据极目新闻等媒体报道,有乘客反映其搭乘2月23日乌鲁木齐飞往上海的HO1256号航班,在飞行途中乘务员发餐食时,给乘客发了过期坚果。乘客拍摄的照片显示,该包坚果的生产日期为2024年8月13日,保质期为6个月。也就是说,这包坚果已过期10天左右。

乘客反映吉祥航空在飞机上发放过期坚果 图片来源:网络

前述乘客称,飞机落地后,机组人员就给所有旅客发了一份《保密承诺书》,然后把人堵在廊桥,必须填完身份证号签完字再支付宝扫码把钱领了才让走。

《保密承诺书》要求,保密人对该事件的全部细节,如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与吉祥航空的沟通协商情况,以及补偿款金额、支付方式和此次和解的所有相关信息严格保密,不以任何形式、不在公开网络平台提及与该事件及补偿款有关的任何消息。

吉祥航空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当班乘务组在航班飞行途中发现问题后,立即通过卫星电话向公司报告。为弥补服务过失,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在航班抵达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旅客致歉,并提供1000元/人服务补偿金。针对此次事件,公司立即开展事件调查并视调查结果对责任人严肃问责。为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公司重新梳理了外站回程航班坚果类的小零食配送流程,完善机上核查机制,同时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

乘客是否有索赔的权利?

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认为,乘客购买机票乘坐飞机的行为,从民事法律的角度是乘客与航空公司缔结并履行航空运输服务合同的关系,乘客在支付机票票款、航空公司确认出票之后,该运输合同即成立,非法定理由不会无效或撤销,同时根据吉祥航空官网公布的最新《运输总条件》14.4条规定,“空中飞行过程中,吉祥航空应按其规定向旅客提供饮料或餐食”,吉祥航空提供免费餐食是其合同义务,可以视为消费者已经付费。

“乘客与航空公司的运输合同,除部分廉价航空公司之外,均约定航空公司不仅要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还需提供符合一般安全和卫生标准的旅客服务,吉祥航空在涉事航班上发放过期坚果,构成了吉祥航空违反合同中保障乘客安全和提供合格服务的义务,属于合同违约,从这一角度来说乘客有权要求航空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其中包括要求赔偿损失。”胡磊表示。

航司补偿能否附带条件?

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晔认为,机上小食虽然没有明确具体价款,消费者形式上并未为附赠的商品付费,但实质上已支付相对价,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保证其商品或服务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符合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航空公司本就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不能附带任何条件。

胡磊亦认为,吉祥航空涉事航班上发放的坚果属于过期食品,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可以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吉祥航空按照1000元的标准进行主动赔付,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赔偿规定。

胡磊还提到,如果航班上有乘客因食用过期坚果遭受了明显人身损害,航空公司除了已经赔付的1000赔偿金之外,还需要赔偿消费者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损失,“航空公司赔付消费者之后,其如何向供应商追责是另外的法律关系”。

《保密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认为,吉祥航空与乘客签订的《保密承诺书》很可能无效,“《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不违背公序良俗,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看,航空食品安全关乎众多乘客的健康安全,公众有知情权。吉祥航空发放过期坚果事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属于公共利益范畴,航空公司要求乘客对此事保密,可能影响公众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相关保密协议可能因违背这一原则而无效 。”

根据媒体报道,吉祥航空相关地服工作人员在事件处置中还存在将乘客堵在廊桥“不签保密协议不让走”的情况。郭刚认为如果情况属实,在这种被限制人身自由、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并非乘客真实意愿,“根据《民法典》,一方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以即使签订了保密协议,该协议也可被撤销,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陈晔亦认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因此,就算消费者与航空公司签订了这样的保密协议,也当属无效条款。

航司会受到行政处罚吗?

胡磊认为,吉祥航空因发放过期坚果一事,不能止步于向乘客进行赔偿,该公司还可能被属地的行政部门处罚。该公司提供过期坚果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34条“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而该法第124条第1款明确规定处罚规则,即“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虽然目前未明确此次过期坚果的货值金额,但即便数量较少,只要发放行为属实,监管部门就有权依据此条款进行处罚,最低罚款金额都是5万元。”胡磊说,除罚款外,监管部门还可没收吉祥航空剩余的过期坚果,如果后续调查中还证明吉祥航空或者其供应商存在故意隐瞒食品过期事实、误导消费者食用的情况,还可能被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从而面临更严厉的行政处罚。



相关资讯